■ 郑琪怡
1986年3月,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论文中写道:“世界上历史悠久、地域广阔、自成体系、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,即中国、印度、希腊、伊斯兰,再没有第五个,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,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,再没有第二个。”敦煌,这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汇流处,自然也有着举世瞩目的文化融合和沉淀。
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上,敦煌已经成为了一门世界性的显学,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。从洞窟、壁画、塑像到文献,从服饰、商贸、交通到古代科技,从敦煌自身的开窟、蒙难到保护等等,面对这样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圣殿,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述的实在太多了。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不仅有知识,还有智慧,甚至还有童心和美善。
(资料图片)
《敦煌故事绘本 象护与金象》 喷火龙/著 王祖民/绘 人民卫生出版社
饱含哲理的敦煌壁画
故事,天生拥有独特的魔力,它能让百年、千年之遥,千里、万里之远的敦煌,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孩子眼前。说到敦煌的故事,大多数人会想起那只恒河之畔、光彩神异的“九色鹿”。而除了脍炙人口的《鹿王本生图》,其实敦煌壁画中的故事还有很多。
包括敦煌莫高窟、西千佛洞、瓜州榆林窟等800多个石窟中的历代壁画,敦煌壁画总面积可达50000多平方米。这些壁画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,兼有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和社会生活的场景,既是一部绘在壁面上的美术史,又是中国古代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民族关系、中外交流等历史形象的资料宝库。敦煌壁画按绘制的题材,可以归纳为尊像画、佛传故事画、本生故事画、因缘故事画、汉族神话题材图画、佛教史迹画、经变画、供养人像(含出行图)、装饰图案画共九大类。
本生故事画、经变画、因缘故事画中的部分内容,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。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时候是一位寻求宝珠的王子,有时候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者,有时候是一只会拉出金子的大象。这些故事或欢乐有趣,或引人深思,饱含着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哲理。但遗憾的是,这些古老鲜活、独具民族特色的故事,虽然已经流传千年,但是并不为绝大多数孩子们所知。
一个小男孩和一头金象
这种疏离之感,可以借用故事来打破。一则生动的绘本故事就能让孩子,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和敦煌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。《象护与金象》的故事,正是孩子们喜欢的。它改编自敦煌壁画贤愚经变的《象护品》,描绘了小男孩象护与金象一起成长的经历。他们彼此陪伴,情谊深厚。但在一次聚会中,象护不小心说出了金象的秘密。残暴的阿阇世知道了,开始盘算着怎样把金象占为己有。果然,召象护和金象入宫的消息传来……好在象护和金象凭借智慧,最终战胜了强权,相守不弃、化险为夷。《象护与金象》的故事表现出友情和温暖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,同时也告诉孩子们不要随意去炫耀、攀比。
莫高窟五代第98窟和第146窟的屏风画,均绘有这个故事。前者保存较好,包括象护出生、伴象成长、领象入城、金象被扣、出城遇象等情节。壁画中身穿红袍的小男孩与大象始终形影不离,把孩子与大象之间的浓浓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像《象护与金象》这样有趣、有温度的故事还有很多,“敦煌故事绘本”系列精选了敦煌壁画中6则经典故事,配有各位插画名家精心创作的插画,从儿童的视角,用绘本的语言,以小见大,娓娓道来。
一睹原故事壁画的“真容”
从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开始,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“数字敦煌”项目实现了部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。书中从敦煌研究院处授权得来的珍贵图像资料,让孩子们阅读完了敦煌故事后,能再一睹原故事壁画的“真容”。
而绘本故事之后,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的赵晓星所长,还为孩子们讲解了关于敦煌的多个知识。这些知识讲解约有十五条,以一问一答的方式,解答了孩子们关于敦煌的种种疑问。从“敦煌在哪里?”“那里为什么叫‘敦煌’”“敦煌壁画是如何制作的?”到“什么是敦煌石窟?”“藏经洞是什么?”等等。
《象护与金象》的部分内容。
【内容节选】
敦煌壁画是如何制作的?
敦煌石窟多数崖体为砾石岩层,由卵石和积沙沉淀黏结而成。卵石坚硬难琢,沙层疏松,稍碰即落,不适合雕刻。所以,古人在开凿洞窟之后,在墙面抹泥并涂白粉,令壁面平整后再在上面作画。与石刻相比,绘画费工少,易于描绘细节,人物场景的一点一滴都可以精细入画,这也是莫高窟有别于云冈、龙门石窟最大的特点和独具的优势。
什么是经变画?
经变画,又称经变、变或变相。广义上说,凡依据佛经绘制的图画,都可以称为“变”,也就是把佛经的文字内容“变”为图画的形式;但现在所说的经变画,有别于本生故事画、因缘故事画、佛传故事画和单身尊像画,通常专指将一部或几部有关佛经的主要内容组织成有始有终、主次分明的大幅画作。莫高窟现存经变画33种,它们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。《象护与金象》的故事就出自于其中的“贤愚经变”。
藏经洞是什么?
1900年,一个名叫王园禄的道士意外发现了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隐藏的密室,即莫高窟第17窟——藏经洞。藏经洞内保存了6万余件古代文献,这些文献内容广泛,官、私文书是其中最具史料价值的部分。除大量汉文文献之外,还有很多文献材料以古藏文、回鹘文、于阗文、粟特文、梵文等各种文字写成,丰富了少数民族生活和中西交流的历史记录。同时,藏经洞出土的绢画、麻布画、纸画、丝织品、刺绣等艺术品,因为其特殊质料在历史上很难保存下来,同样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。藏经洞内的发现在时间、内容、数量、价值等各方面均堪称独一无二。但由于晚清国力衰落,致使这批文献文物多次流散,现在分藏于全世界各地,并引发了一门世界性的显学——敦煌学。
(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整理)
【编辑:王戎飞】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:027-59222222。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kin0207@126.com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