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源 IC photo
谷雨时节,绍兴公祭大禹。潮新闻在这时推出了浙江“三祭”系列报道,缙云黄帝,绍兴大禹,衢州南孔,或许这是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三位华夏先贤“同屏出现”,从祭典出发,人们仿佛穿越时光,重温上古轩辕的故事,寻访大禹的漫漫足迹,深读南孔之礼的千年传承。
“每一次祭典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”“原来这三位华夏先贤和浙江有这么深的渊源”……评论区下方网友纷纷留言,大家都在感慨什么,又有哪些精彩的观点输出?
(相关资料图)
穿越时光,这份仪式感延续了千年
“仪式感”是评论区里出现的高频词。
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两千多年前,祭祀就已经成为国家和老百姓心中最高规格的大事,那些在博物馆里的精美礼乐之器,传颂千年的祭文、诗篇正是中华祭祀文化绵延至今的见证。
到今天,每逢清明谷雨,中国人仍然保留着回乡祭祖的习俗,告慰家家户户的祖先,追思黄帝、大禹、孔子这些华夏儿女的先贤。
20日这天,人们早早来到大禹陵的祭祀现场,肃立雅静、鸣号、敬献花篮、击鼓撞钟、奏乐、献酒、恭读祭文、颂唱《大禹纪念歌》……所有仪程依次庄严推进,不久前还在全国各地追寻禹迹的金伟国也赶来参祭。
“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千年的时光穿梭中”,金伟国说,他是大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,往年是公祭大禹的工作人员,今年以参祭人的身份站在“全国禹迹地代表”的方阵里,感受到了特别的庄重和神圣。
祭祀这件事,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仪式感。
金伟国说,这些仪式,透着一股“认真”的劲儿,“以前浙江在全国人民的印象里经济发达,‘三祭’系列报道可以让全国人民知晓我们浙江传承中华文明数千年,一代代的浙江人是这样“认真”对待中华文明源流的。
画了一个同心圆,补了一堂历史课
不少网友在相关报道下留言,通过这些报道里重读浙江,补上了一节历史课。黄帝、大禹、孔子,此三人都不生于浙江,但在历史的映射下,他们或以追祀、或以盛迹,或以祖荫之申,流行于浙江。“原来浙江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丰厚历史!”“真想去现场看看祭典的盛况!”
“三祭”系列报道中,有一个新媒体的交互产品让大家印象深刻。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圆,在这个“圆”里,以三位先贤为圆心,延伸出近百条他们与浙江有关的大事件,这个在中文语境中具有美好意向的“圆”,串联起千年历史,浙江“三祭”的渊源,一目了然。
原本,许多网友认为黄帝、大禹、孔子三位先贤的活动轨迹多在中原,并不了解地处南方的浙江与他们有何关联。有网友感慨:“这张图清晰明了,原来大家都是同一个地方来的。”黄帝、大禹和孔子,分别对应着神话时期、传说时期和古史时期,他们都来自中华文明的源头,这个“圆”里,我们看到了我们共同的起点,还有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流变。
听到这样的声音,缙云黄帝文化发展中心主任蔡利伟倍感欣慰,“这三场祭典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是浙江文化的‘金名片’。”他说,“三祭”将三场重要祭典串珠成链、联合报道,与历史对望,人们能够读懂一个更鲜活的浙江。
祭祀,是文脉的传承,是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与交融。
被三场祭典点燃起的好奇与兴趣,更多人期待着来到这片有故事的土地上,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穿梭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