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专题 > >> 内容页

【速看料】东莞渔业“轻骑兵”为中华鳖养殖把脉开方

2022-12-23 10:27:09 来源:
分享到:

近日,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2022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“十大先锋人物”等推荐活动名单公示。东莞市渔业“轻骑兵”服务种业创新促中华鳖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十大典型服务案例,“轻骑兵”队伍成员李本旺入选“十大先锋人物”。

为中华鳖养殖“把脉开方”,为渔业产业“保驾护航”。这群身穿红马甲的“轻骑兵”总是游走在渔业一线,扎根基层推广渔技,形成合力为农服务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南方日报记者施美

通讯员廖凌娜

产学研合力“护航”水产养殖

走进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(下称“绿卡公司”)的水产养殖基地,1700多亩的大片水域被分成一个一个的“网格”,从左到右分别是幼鳖培育区、商品养殖区以及中鳖繁育区。一群穿着红色马甲的人在保温大棚下查看鳖的生长情况。

这群人正是东莞渔业“轻骑兵”。冬季,本是中华鳖的冬眠期,绿卡公司的幼鳖却仍在大棚内的水池底活蹦乱跳,欢快地吃着饲料。为了看这些小家伙长得怎么样,“轻骑兵”们随机从水底打捞起幼鳖,一个个细细查看。

“本来冬天天气冷,中华鳖不涨体重甚至会掉秤。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好,我们在几年前就建起了保温大棚。”说话人叫黄启成,他是绿卡公司的首席质量官,也是东莞市渔业“轻骑兵”中的一员。

漫步在绿卡公司网格状的养殖鱼塘旁边,一块块露出长长钉子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让人停下了脚步。“你看,木板上为什么要放钉子?木板为什么又要漂浮在水面上?”珠江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辰朝着身边的记者提问,“其实,这一切都有巧思。”

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。原来,小设计却有大作用。一块块露出长钉的木板其实是中华鳖的“给料台”,露出长钉是为了固定好饲料,这样中华鳖在拖曳饲料时不会一大块拖走,从而减少饲料的浪费,也避免了多余的饲料污染水体。“给料台”的木板漂浮在水面并且浸在水中1厘米左右,是为了中华鳖可以身体在水体中进食,从而增加中华鳖进食的安全感。

“设计这样的给料台,养出来的中华鳖个头均匀,不会有大小不一的现象。”在陈辰看来,给料台的设计看着简单,其实都是经历过反复研究、实验和修改。陈辰也是东莞市渔业轻骑兵队伍中的一员。

东莞渔业“轻骑兵”们由产学研三个体系中的专家构成,既有政府部门的专家,也有科研院所的学者,还有来自企业的技术负责人。混搭组合给养殖户们提供服务的形式包含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服务、举办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座谈交流等。东莞渔业“轻骑兵”们从科研到应用,为中华鳖养殖产业“把脉开方”。

目前,东莞市渔业“轻骑兵”成员43名,主要由东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水产专家、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以及来自企业的乡村工匠组成。

中华鳖养殖技术有了示范

世界工厂东莞本是农业大市,中华鳖养殖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排在珠三角第一,许多养殖户以此迅速脱贫,变身“万元户”。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、城市的扩张减少,中华鳖养殖面积也渐渐缩小,但是经济效益颇高的中华鳖仍然受到养殖户的喜爱。

如何在有限的养殖面积内,产出更高的效益?中华鳖的品种至关重要。“目前,我们团队培育的中华鳖‘珠水1号’已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。”东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级高工李本旺介绍,“在相同养殖条件下,‘珠水1号’与当地未经选育的中华鳖相比,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2.3%裙边宽度有所提高。”

好品种选育出来,如何养殖也很关键。“我们通过改变投喂方式,将水下投喂改成水上投喂,避免影响养殖池塘的水质。与此同时,我们推荐养殖户采用全价、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、多采用中草药制剂预防病害。我们还初步制定了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等。”李本旺说。

他介绍,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示范,不仅提高中华鳖养殖产量和成活率,而且通过调控中华鳖适宜水生态环境,对减少用药和降低水环境污染都起到积极的作用,更重要的是中华鳖药物残留的控制将直接促进我国中华鳖的出口,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。同时成果的转化带来养殖成本的降低,大大促进中华鳖产业的良性发展。

东莞市渔业“轻骑兵”队伍重视优种培育以及生产安全,致力中华鳖产品、技术创新与推广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五年良种服务推广应用面积达3.86万亩,新增产值10.08亿元,新增利润3.09亿元。目前,团队培育的中华鳖“珠水1号”已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。

■典型

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“十大先锋人物”李本旺:

24年坚守科研推广一线

作为东莞唯一入选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“十大先锋人物”的农技人员,李本旺从事水产技术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24年,主动创建了“水产技术体系专家+农村乡土专家”组成的“轻骑兵”联合攻关团队,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推广一线。日前,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李本旺,走近他24年的科研推广生涯。

深耕科研

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作

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李本旺,一毕业就来到东莞工作。进入事业单位的李本旺并没有过上传说中喝茶、看报的清闲生活,由于所从事的是水产技术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,他一来东莞就住在了水产养殖基地,和基地的工人同吃同住、一同劳作。

“我刚来东莞的时候住在基地,要和工人一起清理鱼塘、除草、拉网,什么活都干。”说起20多年前的工作经历,李本旺笑称由于出身农村,他干起活来比工人还快。

泡在基地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作、常常和养殖户交流经验、与渔民学习养殖技术…这些都是李本旺扎根基层深耕科研工作的秘诀。

工作24年来,李本旺保持一颗创新、求进的心,深知自己身处以技术为支撑的单位,从不放松对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。他在东莞市鱼类资源调查与开发,在名特优新品种的驯化、繁育,在渔业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设施的引进与开发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。包括助力突破线纹尖塘鳢(澳洲笋壳鱼)的开口饵料及成鱼养成技术难关,尖塘鳢实现产业化;主持《东莞市淡水和河口鱼类资源调查》项目,达国内先进水平;创新繁育技术,推动中华花龟养殖产业化;突破宝石鲈杂交繁育技术难关,项目技术成果整体达同类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。

此外,李本旺参与组织《咸淡水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》《简易棚膜增、加温养鳖技术在龟鳖类饲养中的推广应用》等技术推广应用项目;同时肩负着与养殖试验风险,试验成功后,为企业大户办起示范场,并组织参观学习取经,手把手教会大家,有力地提高全市及珠三角养殖技术水平。

扎根基层

深入养殖场开展技术培训

“李教授,你又来讲课了。”

一声“李教授”是农户对李本旺的尊称。在东莞各镇街养殖场的塘头、培训室,到处都有李本旺讲课授课的身影。

不仅如此,李本旺还组织举办了“虎门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班”“全市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”等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座谈交流会。水产养殖户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交流,获取了不少新知识和新技能,因此,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“李教授”。

扎根基层、深耕技术、一线推广,这些因素促成了李本旺成为拿奖专业户。24年来,李本旺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《东莞市淡水和河口鱼类资源调查》和《线纹尖塘鳢生物学基础与人工繁养殖》等10多个项目,获成果7项,发表论文40多篇。主编了《东莞市淡水和河口鱼类原色图谱》一书。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,二等奖1项,三等奖4项;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、二等奖各1项。

2014年他荣获“广东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”称号;2015年获“东莞市特色人才”“第六届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”;2016年初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“优秀党员服务之星”;2020年被评选为“广东农技推广能手”;今年又被评为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“十大先锋人物”。

谈及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奖项,李本旺说,这得益于东莞对科研工作支持和重视,研究经费相对比较充足。除此以外,也与他扎根基层的工作经历密不可分。

“虽然我经常为渔(农)民提供鱼病、龟鳖病的免费诊治服务,但其实他们也是我的老师,我也要和他们经常交流养殖方面的经验。”李本旺笑着说。

水产养殖路上,李本旺仍在阔步前进。如今,他正在探索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机械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。他计划在水质及种群监测、病害防治、自动化饲喂等方面提升标准化程度、降低生产成本,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,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。
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
关键词: 十大先锋人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冰洋母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